湖畔勾沉(一)

 新闻中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5-09 04:15:00

    今天的湖畔勾沉年轻人,乃至水上出身的湖畔勾沉渔家子孙,大多对“九姓渔民”的湖畔勾沉来历知之甚少。所谓“九姓渔民”包括长年生活在新安江上,湖畔勾沉以打渔为业的湖畔勾沉陈、钱、湖畔勾沉许、湖畔勾沉叶、湖畔勾沉林、湖畔勾沉李、湖畔勾沉袁、湖畔勾沉孙、湖畔勾沉何如此九个姓氏,湖畔勾沉而常年生活在岸上,湖畔勾沉以农耕为业的湖畔勾沉与此九姓同姓者,自当别论。
    说起这“九姓渔民”的缘起,必须追溯到630年前的一次“鄱阳湖水战”,也就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同为反元的起义军之间的一场殊死决战,《明史》对此记载详明。
    陈友谅,渔家子,沔阳(今湖北汉阳)人。初为县小吏。顺帝时徐寿辉起义,友谅投奔起义军。至正二十年(1360),友谅杀徐寿辉,后并其军自立为帝,国号汉,年号大义,尽有江西、湖广之地。友谅约朱元璋东西并举,攻打建康(今南京),兵败退回江州。朱元障乘胜追击,友谅只得退回武昌。不久,友谅整修楼船东下,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,导致全军覆没,友谅本人则死于乱箭之下。俗话说,“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“。大凡被俘获的陈友谅部将,便被朱元璋流放到新安江上,并且立下规定:不准上岸,不准穿鞋,不准穿长衫,不准读书,不准应试,不准与岸上住户通婚。今人不妨屈指推算一下,从友谅部将于元至正二十三年被流放到新安江上算起,到清统制五年严州知府为他们颁发“改贱为良”的“执照”时止,让他们足足活受罪了五百年!据考,民国时期也曾对他们作出“准于自由上岸”的承诺,但由于世俗偏见,“九姓渔民”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冷漠。直至1949年解放以后,这种世俗偏见才得以彻底改变,所谓的“九姓渔民”终于过上了与岸上百姓享受同等权利和义务的幸福生活。 
    人常说,“痛定思痛”。对于今天的“九姓渔民”后代子孙来说,或许他们会扪心自问,“陈友谅的部将肯定不会少,偏偏就临到我们九姓头上”?而且还会各自猜测自己的祖先其人其事,乃至一古脑儿地把它归咎于明太祖朱元璋专制独裁和毫无人性。有感于此,笔者也曾做过一些努力,终因史志不载,而又无谱牒行实可稽,很难说过一个所以然。但有一点是可以商榷的,那就是不可以不分清红皂白,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某一个历史任务。就拿朱元璋与陈友谅兄弟之间的“恩恩怨怨”来所吧,足以证明历史上的种种因果关系,不是一句两句或一时半时说得清楚的。比如陈友谅的死,史书称之为“屡与朱元璋战,兵败,中流矢死”(明史本传),至于当时陈友谅不是中流矢死,朱元璋会不会杀他?那就说不准了。不过,只要我们去查考一下陈友谅弟弟陈友仁的生平记载,或许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。史称“陈友仁,友谅第,号五王。少一目,有勇略。战于鄱阳湖之康郎山,烧死。明太祖(朱元璋)平武昌,赠康山王,命所司立庙”。不难看出,朱元璋虽说粗暴,但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人,要不怎么会给对阵的敌将“死后封王,立庙致祭”。由此可见,对于今天的“九姓渔民”后人来说,知道有这回事就是,况且手头无据,大可不必去挖根究底。